學會簡介
中華民國紡織學會於民國19年(1930)在上海成立,以研究紡織、學術團結互助、促進紡織工業之發展為宗旨,會員包括紡織工業上、中、下游之從業成員。民國26年(1937)抗日興軍舉國掀起了抗日高潮,學會亦因抗日戰爭隨政府播遷,民國29年(1940)在重慶復會,民國34年(1945)日本戰敗還都南京,學會重返上海,民國38年(1949)復因大陸沉淪,再隨政府播遷台灣至民國41年(1952)在台北復會。
學會沿革

本學會原名中國紡織學會,民國19年(1930)3月20日成立於上海,公推朱升芹(先舫)先生為首任會長,聘請錢雨貴先生為總幹事,學會會址設於上海愛多亞路80號,華商交易所內。民國26年日寇侵華抗戰軍興,沿海城市相繼淪陷,中國紡織工程學會亦隨政府內遷至陪都重慶。部份紡織廠機器及技術人員隨政府遷陸續集於渝郊,民國28年各紡織公會成立,中國工程師學會亦在渝復會,中國紡織學會,亦於民國29年3月在重慶復會,抗戰期中交通梗阻,會務鮮少作業。

民國30年3月工程師學會成立國父實業計畫研究會,推陳立夫先生任會長,葉秀峰先生任總幹事,由礦冶等九個專門學會,推派代表為研究員。本會推派朱先舫、張文潛、陸紹雲、戴文伯、聶光堉、蔣迪先等六位會員專家參加,負責第九章『衣服計畫概要』計50頁之研究,此項研究結果,民國32年香在蔣公手著『中國之命運』第五章第二節第五項經濟建設方面『紡織建設』中,悉錄用紡織學會專家所研究之數字為依據,作為戰後實業建設之藍址,設於重慶市江家巷經緯紡織機製造公司內。

民國34年(1945)8月侵華日寇投降,抗戰勝利政府還都南京,中國紡織學會亦回滬復會,仍推朱先舫先生領導會務,紗聯會更名為六區棉紡公會,學會會址亦設於此,自民國35年至37年全力恢復學會業務,聯絡會員,重振學會戰前活動盛況。不久赤禍倡亂,學會又隨政府播遷至台北,政府積極推動發展民族工業,尹仲容先生積極推動人民投資發展紡織工業及人造纖維工業,學會為呼應政府號召,發動來台資深會員,石鳳翔、傅幹臣、蔣迪先、高惜冰、劉文騰、趙星藝諸先生之運籌,於民國41年在台北復會,公推石鳳翔先生為理事長,汪兆鈞先生為總幹事,積極策劃省立台北工專設立紡織訓練班,並敦促台北工專擴大訓練班籌設紡織工程科,培訓紡織技術人才,有力政府發展紡織工業。

中國紡織學會,自民國19年3月在上海成立,在台復會已滿56週年,復會後領導會務之理事長計有石鳳翔(5年)、蔣迪先(2年)、劉文騰(7年)、呂鳳章(3年)、章安亞(2年)、倪克定(23年)、林宗華(8年)、嚴義雄(4年)、姚興川(8年)、黃安中(2年)、葉義雄(2年)等諸先進10位理事長先生運籌,無中生有,至2007年統計現有棉紡環錠150萬錠,OE紡6.6萬錠,人造纖維年產量259萬噸,紡織員工17.2萬人,紡織品出口值116億美元,入口值24億美元,紡織廠有5541家,紡織工業仍為傳統工業最大之工業之一,順差最多,對自由中國國計民生貢獻至大,紡織工業上中下游擁有20個同業公會組織健全,外銷有紡拓會統籌市場調查,商情資訊、配額調配、展覽推廣等成效卓著。

紡織新產品之研究開發及員工之培訓,則由土城紡織產業綜合研究所為主導負責。此外尚有國立台灣科大、台北科大、私立逢甲大學、中國文化大學、實踐大學、輔仁大學等六所大學,分別設有纖維高分子材料技術、紡織工程、服裝設計等學科,並設有研究所培育碩士、博士人才,此外已由專科改升為大學、技術大學和技術學院的,有崑山科技大學、台南科技大學、萬能科技大學、樹德科技大學、屏東科技大學、南亞技術學院、亞東技術學院,也都設有纖維材料系,高分子材料系,服裝設計及經營管理系等,高職教育僅有國立沙鹿高工職校一所,設有紡織科及染整科,紡紗、織布、針織機器設備非常齊全。台灣設有紡織有關科系之公私立大學技術學院有14所,高職1所,這些大學學院高職,對紡織高中級及基礎紡織技術人才之培訓,都做了卓越的貢獻,對紡織科技的基礎研究,將勞力密集的紡織工業,轉型為資本密集、技術密集、生產自動化工業,也都做了積極貢獻。在台復會56年中,會址初期在台北信陽街中國紡織建設公司內,後遷至南京東路及青島東路棉紡公會,現在永久會址設在台北市愛國東路22號11樓紡紗公會內。

會務活動

本會在台復會已滿48年,在歷屆理事長領導之下,以及全體會友同仁通力合作,會務活動至為活絡,學會組織系統,為推動學會之動力:理事長代表本會,下設秘書長、副秘書長各一人辦理對內對外一切日常會務,另設有司選、獎章、會員資格審查、學術、財務、國際事務、編輯等七個委員會,各委員會設召集人一人委員若干人,按各委員會工作性質,推行各該委員會之會務活動。學會每年最大之活動,為每年十一月參加中國工程學會舉辦之會務活動,此外則為每年慶祝六六工程師節活動。

一、中華民國紡織工程學會年會
主要活動事項:
 - 頒發紡織工程獎章
 - 頒發紡織傑出工程師獎
 - 年會專題演講
 - 年會論文發表會
 - 年會用餐及摸彩
 - 分發學會誌及年會紀念品
 - 攝影留念
二、國內會務活動
主要活動事項:
 - 參加協助工程師學會之各種活動。
 - 協助推動辦理纖維紡織科技研討會。
 - 促進我國紡織相關產業及學術發展。
三、國際會務活動
主要活動事項:
 - 積極和國際學會合作並促進國際間之學術交流。
 - 推動與大陸紡織學會之兩岸互訪交流活動。

組織章程

中華民國十九年三月成立大會通過
中華民國四十一年八月台灣復會修正
中華民國四十四年十月十四日第三屆年會修正
中華民國五十九年十二月第八屆年會修正
中華民國六十四年十一月第二十三屆年會修正
中華民國六十八年十二月第二十七屆年會修正
中華民國七十二年十一月第三十一屆年會修正
中華民國七十五年十一月第三十四屆年會修正
中華民國七十七年十一月二十七日第卅十六屆年會修正
中華民國八十八年十二月五日第四十七屆年會修正
中華民國九十二年十二月一日第五十一屆年會修正

第 一 章 總則

第 一 條
本會定為中華民國紡織工程學會(以下簡稱本會)。
第 二 條
本會以聯絡紡織染整成衣界同志研究應用學術團結互助促進紡織染整工業之發展為宗旨。
第 三 條
本會設於中華民國政府所在地。
第 四 條
本會得設立各地分會。

第 二 章 會務

第 五 條
本會之會務如列下:
 - 關於紡織染整成衣學術及管理之研究事項。
 - 關於紡織染整成衣機械改善及製造之促進事項。
 - 關於紡織染整成查衣書籍刊物之編印事項。
 - 關於紡織染整成衣教育之推進事項。
 - 關於紡織染整成衣之調查統計事項。
 - 其他關於紡織染整成衣事項。

第 三 章 會員

第 六 條
本會會員分為:
 - 正會員。
 - 仲會員。
 - 初級會員。
 - 學生會員。
 - 團體會員。
 - 名譽會員。
第 七 條
凡具有下列資格之一者得為正會員:
 - 曾在國內外紡織及相關之專科以上學校畢業具有三年以上之紡織及相關工程經驗者。
 - 曾在國內外紡織及相關之專科以上學校並獲有關本業之碩士學位且具有二年以上紡織及相關工程經驗者。
 - 曾在國內外紡織及相關之專科以上學校並獲有關本業之博士學位者。
 - 曾在高級工業學校紡織及相關科畢業具有六年以上之紡織及相關工程經驗者。
 - 凡紡織染整及相關工程或有紡織發明且具有十年以上經驗者。
第 八 條
凡具有下列資格之一者得為仲會員:
 - 曾在國內外紡織相關之專科以上學校畢業或獲有關本業之碩士學位者。
 - 曾在高級工業學校紡織及相關科畢業具有三年以上紡織及相關工程經驗者。
第 九 條
凡具有下列資格之一者得為初級會員:
 - 現在國內外紡織及相關專科以上學校肄業二年以上者。
 - 曾在高級工業學校紡織及相關科畢業者。
第 十 條
在國內外紡織及相關專科以上學校肄業一年以上者為學生會員。
第十一條
凡與紡織工程有關之機關或工廠得為團體會員。
第十二條
凡具下列資格之一者得為榮譽會員:
 - 對於紡織及相關事業有特殊貢獻者。
 - 對於紡織及相關事業捐助鉅款或有特殊利益於本會者。
第十三條
凡初級會員及仲會員入會屆滿三年,經正會員二人以上證明者,均由會員本人書面請求本會理事會審核合格後,由本會正式通知其升格為仲會員或正會員。
第十四條
凡初級會員及仲會員入會屆滿三年經正會員二人以上證明者均可升級為仲會員及正會員。
第十五條
各種會員有損本會名譽查證有實據者,得由理事會議決定停止其會籍再交會員大會討論。
第十六條
本會會員應享受權利如下:
 - 正會員有發言權、表決權、選舉權與被選舉權。
 - 仲會員有發言權、選舉權及表決權但無被選舉權。
 - 本會所舉辦各種事業之利益。
 - 本會會員得在本會業務範圍內請求可能之協助。
 - 其他公共應享受之權利。
第十七條
本會會員盡義務列下:
 - 遵守本會會章及決議案。
 - 擔任本會所指派之職務。
 - 繳納會費。

第 四 章 組織

第十八條
本會以會員大會為最高權力機關,在會員大會閉會期間,理事會代行其職權。
第十九條
本會置理事十五人,候補理事五人,監事五人,候補監事一人,由會員大會無記名投票選舉組織理事會監事會,理事會票選常務理事五人,組織常務理事會票選常務監事一人。
第二十條
會員大會至少有選舉全體會員五分之一出席,以出席會員過半數為表決,如出席不夠五分之一人數時,得由大會推定司選委員五人並推定一人為召集人,更推定三倍候選人用通信方法選舉之。
第廿一條
本會得置理事長一人,代表理事會處理日常會務,由理事會就常務理事中票選之。
第廿二條
本會理監事任期均為二年,連選得連任。
第廿三條
本會理事如有下列各款之一者應予解職:
 - 因不得以事故經會員大會議決准其辭職者。
 - 曠廢職務經會員大會議另其退職者。
 - 職務上違反法令或有其他不正當行為,經會員大會議決令其退職或由主管機關令其退職者。
第廿四條
本會由理事中推舉三人為基金保管委員,負責保管基金及孽息事宜。
第廿五條
本會得設秘書長一人幹事若干人,由理事會聘任之。
第廿六條
本會得應需要設置各種委員會。
第廿七條
凡有正仲會員十五人以上同處一地者,經理事會認可組織分會,其章程需根據總理會審查通過後方得有效。

第 五 章 職權

第廿八條
本會會員大會之職權如下:
 - 審議理事會之會務報告。
 - 通過本會章程。
 - 選舉理事監事。
 - 決定經費預算。
 - 其他重要事項之決定。
第廿九條
本會理事會職權如下:
 - 對外代表本會。
 - 對內處理一切會務。
 - 召集會議。
 - 執行會員大會決議。
 - 核准會員大會。
 - 辦理監事會移付執行案件。
第三十條
本會常務理事會之職權如下:
 - 執行理事會決議。
 - 辦理日常會務。
 - 召集理事會議。
第卅一條
本會監事會之職務如下:
 - 監察會員履行義務事項。
 - 經濟之稽核事項。
 - 辦理其他有關監察事項。
第卅二條
本會常務監事之職權如下:
 - 執行監事會決議。
 - 召集監事會議。
 - 辦理日常事務。

第 六 章 會議

第卅三條
本會會員大會每年舉行一次必要時經正仲會員總數十分之一聯名請開臨時會議,理事會須即召開之。
第卅四條
本會理事會監事會每二月開會一次,常務理事會每月開會一次,必要時均得舉行臨時會議。

第 七 章 基金及經費

第卅五條
本會之基金與經費分別以下列各款充之:
基金:
 - 正會員入會費 ..... 新臺幣五百元。
 - 仲會員入會費 ..... 新臺幣三百元。
 - 初級會員入會費 .. 新臺幣二百元。
 - 學生會員入會費 .. 新臺幣一百元。
 - 經理事接受之捐款。
 - 會員之特捐。
 - 凡中國工程師學會會員申請加入本會經本會理事會審查合格後得免繳入會費。
經費:
 - 正會員常年會費 ..... 新臺幣五百元。
 - 仲會員常年會費 ..... 新臺幣三百元。
 - 初級會員常年會費 .. 新臺幣二百元。
 - 學生會員常年會費 .. 新臺幣一百元。
 - 團體會員常年會費 .. 新臺幣四千元。
 - 經理事會接受之補助費。
 - 基本之孽息。
 - 凡一年繳足十年會費者為永久會員。
第卅六條
本會基金需經由大會決議並由常務監事簽字蓋章始能動用。
第卅七條
各種會員常年會費於該年六月底繳齊,如逾三個月經兩次函催故延不復,並經理事會審查通過後停止其會員資格。
第卅八條
本會解散後剩餘財產歸屬所在地之地方自治團體或主管機關指定之機關。

第 八 章 附則

第卅九條
本會各項辦事細則另訂之。
第四十條
本會章程經會員大會通過呈請內政部核准備案後施行其修改亦同。
會員權利
本會以聯絡紡織染整成衣界同志,研究應用學術, 團結互助促進紡織染整工業之發展為宗旨。
本會之會務如列下:
 - 關於紡織染整成衣學術及管理之研究事項。
 - 關於紡織染整成衣機械改善及製造之促進事項。
 - 關於紡織染整成衣書籍刊物之編印事項。
 - 關於紡織染整成衣教育之推進事項。
 - 關於紡織染整成衣之調查統計事項。
 - 其他關於紡織染整成衣事項。
本會會員應享受權利如下:
 - 正會員有發言權表決權選舉權與被選舉權。
 - 仲會員有發言權選舉權及表決權但無被選舉權。
 - 本會所舉辦各種事業之利益。
 - 本會會員得在本會業務範圍內請求可能之協助。
 - 其他公共應享受之權利。
本會會員盡義務列下:
 - 遵守本會會章及決議案。
 - 擔任本會所指派之職務。
 - 繳納會費。
本會會員分為:
 - 正會員。
 - 仲會員。
 - 初級會員。
 - 學生會員。
 - 團體會員。
 - 榮譽會員。
中華民國紡織工程學會之會員資格
凡具有下列資格之一者得為正會員:
 - 曾在國內外紡織及相關之專科以上學校畢業具有三年以上之紡織及相關工程經驗者。
 - 曾在國內外紡織及相關之專科以上學校並獲有關本業之碩士學位且具有二年以上紡織及相關工程經驗者。
 - 曾在國內外紡織及相關之專科以上學校並獲有關本業之博士學位者。
 - 曾在高級工業學校紡織及相關科畢業具有六年以上之紡織及相關工程經驗者。
 - 凡紡織染整及相關工程或有紡織發明且具有十年以上經驗者。
凡具有下列資格之一者得為仲會員:
 - 曾在國內外紡織相關之專科以上學校畢業或獲有關本業之碩士學位者。
 - 曾在高級工業學校紡織及相關科畢業具有三年以上紡織及相關工程經驗者。
凡具有下列資格之一者得為初級會員:
 - 現在國內外紡織及相關專科以上學校肄業二年以上者。
 - 曾在高級工業學校紡織及相關科畢業者。
凡具有下列資格者得為學生會員:
 - 在國內外紡織及相關專科以上學校肄業一年以上者為學生會員。
凡具有下列資格者得為團體會員:
 - 凡與紡織工程有關之機關或工廠得為團體會員。
凡具下列資格之一者得為榮譽會員:
 - 對於紡織及相關事業有特殊貢獻者。
 - 對於紡織及相關事業捐款達五萬元以上(捐助鉅款)或有特殊利益於本會者。
現任理事長

樓靜文 理事長

學歷/Education
逢甲大學-紡織 博士
逢甲大學-紡織 碩士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紡織 公立三專
經歷/Experience
台灣幾丁質幾丁聚醣學會 - 第11屆理事 (2020-06 ~ 2022-06)
中華民國紡織工程學會 - 第50屆理事長 (2020-02 ~ 2022-02)
台灣幾丁質幾丁聚醣學會 - 第10屆理事 (2018-07 ~ 2020-07)
台灣幾丁質幾丁聚醣學會 - 第9屆理事 (2016-06 ~ 2018-06)
中華民國紡織工程學會 - 第46~49屆秘書長 (2012-03 ~ 2020-03)
中臺科技大學 - 教授 (2011-08 ~ 2018-07)
中臺科技大學 - 副教授 (2006-08 ~ 2011-07)
中臺科技大學 - 助理教授 (2003-02 ~ 2006-07)
中華民國紡織工程學會設置各委員會職責
依據本學會章程第廿六條規定,本會得應需要設置各種委員會;分別設置獎章委員會、司選委員會、國際事務委員會、學術委員會、 編輯委員會、會員資格審查委員會、財務委員會等七個委員會, 各委員會設置召集人一人,於當屆第一次理監事會議中推選, 各委員會召集人可依須要推薦委員數人,由學會發聘以協助會務推動 ,各委員會職責如下:

獎章委員會
 - 修訂工程獎章辦法。
 - 每年度推薦工程獎章候選人。
 - 審查工程獎章候選人資料並遴選推薦一人報理監事會議同意。
 - 年會表揚頒發工程獎章得獎人獎牌與獎章證書。

司選委員會
 - 依內政部人民團體法修訂選舉辦法。
 - 每二年辦理理監事及常務理監事和理事長選舉業務。
 - 選舉結果委由秘書處函送內政部備核。

國際事務委員會
 - 參與國際組織及執行會員國理事會決議。
 - 辦理國際會議。
 - 會員組團參與國際研討會會議論文發表及參訪活動。

學術委員會
 - 辦理國內各項學術會議。
 - 辦理國內產學參訪交流。
 - 協辦其他單位之學術活動。

編輯委員會
 - 舉辦年會論文徵稿及主持發表。
 - 定期出版年會會訊、發行期刊之寄送及論文審稿。
 - 遴選期刊優良論文參加中國工程師學會詹氏論文獎。
 - 會刊、專書、字典等出版品之編輯校印。

會員資格委員會
 - 會員入會資料之資格與級別審查。
 - 會員繳費與在權辦資格之確認。
 - 會員聯絡資料建檔。

財務委員會
 - 依會務經費情形不定期邀請企業捐贈。
 - 配合舉辦活動籌募基金。
理監事名單

現任理監事

50屆理監事名冊
理事長:樓靜文(現任)
常務理事:林佳弘、邢文灝、陳修忠、蔡淑梨
理事::張承宗、蘇清淵、林青玫、張淑美、許鳳玉、陳文正、鄭如伶、黃建霖、潘毅鈞、蔡淑梨、謝建騰
監事:邢文藻、黃全義、陳鴻助、陳錦茂
常務監事:呂秋光
秘書長:莊瑀珺博士
副秘書長:賴美鳳博士
本屆各委員會召集人
(1)獎章委員會:邢文灝常務理事
(2)國際事務委員會:陳文正理事
(3)司選委員會(合併會員資格審查委員會):黃建霖理事
(4)學術委員會:林佳弘常務理事
(5)編輯委員會:謝建騰理事
(6)財務委員會:陳修忠常務理事
(7)技術委員會:召集人蘇清淵常務理事,副召集人黃全義監事

歷屆理監事

49屆理監事名冊
理事長 - 林佳弘(第2任) 常務理事:張承宗、邢文灝、陳修忠、蘇清淵 理事:周啟雄、林佳弘、林青玫、孫茂誠、章以慶、陳文正、喬昭華、黃建霖、潘毅鈞、蔡淑梨、謝建騰 常務監事:呂秋光 監事:邢文藻、陳錦茂、黃全義、鄭如伶
48屆理監事名冊
理事長 - 林佳弘(第1任)
常務理事:白志中、邢文灝、陳修忠、蘇清淵
理事:林青玫、林敬文、孫茂誠、喬昭華、章以慶、張志鵬、陳文正、潘毅鈞、盧建光、謝建騰
常務監事:呂秋光
監事:邢文藻、黃全義、鄭如伶、陳錦茂
47屆理監事名冊
理事長 - 邢文灝
常務理事:許世達、葉義雄、白志中、陳俊茂
理事:陳建州、謝建騰、林佳弘、盧建光、林青玫、潘毅鈞、蘇清淵、孫茂誠、鄭靜宜、黃昭瓊
常務監事:呂秋光
監事:成本早、姚興川、邢文藻、鄭如伶
46屆理監事名冊
理事長 - 邢文灝
常務理事:白志中、陳俊茂、許世達、葉義雄
理事:李貴琪、林佳弘、林青玫、陳建州、黃昭瓊、潘毅鈞、蘇清淵、盧建光、鄭國彬、謝建騰
常務監事:姚興川
監事:呂秋光、邢文藻、陳偉軍、鄭如伶
45屆理監事名冊
理事長 - 許世達
常務理事 - 白志中、汪輝雄、葉義雄、鄭國彬
理事 - 邢文藻、李貴琪、林佳弘、林青玫、黃昭瓊、潘毅鈞、蘇清淵、盧建光、謝建騰、樓靜文
常務監事 - 姚興川
監事 - 呂秋光、林宗華、連榮盛、陳錦茂
44屆理監事名冊
理事長 - 許世達
常務理事 - 葉義雄、汪輝雄、邢文藻、鄭國彬
理事 - 白志中、李貴琪、林文仲、林佳弘、林青玫、黃昭瓊、蘇清淵、樓靜文、潘毅鈞、盧建光
常務監事 - 姚興川
監事 - 呂秋光、林宗華、顏明雄、鄭如伶
43屆理監事名冊
理事長 - 姚興川
秘書長 - 邢文灝
副秘書長 - 楊滄洲
常務理事 - 葉義雄、蔡宜壽、林宗華、鄭國彬
理事 - 許世達、林佳弘、白志中、顏明雄、汪輝雄、徐旭東、樓靜文、章以慶、潘毅鈞、邢文藻
常務監事 - 呂秋光
監事 - 李貴琪、黃昭瓊、雷澄環、盧建光
42屆理監事名冊
理事長 - 姚興川
秘書長 - 邢文灝
副秘書長 - 楊滄洲
常務理事 - 葉義雄、蔡宜壽、林宗華、鄭國彬
理事 - 許世達、林佳弘、白志中、顏明雄、汪輝雄、林清安、樓靜文、章以慶、潘毅鈞、邢文藻
常務監事 - 卓清波
監事 - 呂秋光、黃昭瓊、雷澄環、盧建光
41屆理監事名冊
理事長 - 葉義雄
秘書長 - 邢文灝
副秘書長 - 楊滄洲
常務理事 - 姚興川、林宗華、黃安中、鄭國彬
理事 - 林佳弘、白志中、石天威、汪輝雄、林清安、樓靜文、黃昭瓊、潘毅鈞、蔡宜壽、邢文藻
常務監事 - 卓清波
監事 - 呂秋光、林振民、趙豫州、盧建光
40屆理監事名冊
理事長 - 黃安中
秘書長 - 邢文灝
副秘書長 - 楊滄洲
常務理事 - 姚興川、林宗華、顏明雄、邢文灝
理事 - 白志中、石天威、汪輝雄、邢文藻、林清安、徐旭東、楊滄洲、潘毅鈞、蔡宜壽、鄭國彬
候補理事 - 周國村、盧建光、邱信雄
常務監事 - 卓清波
監事 - 呂秋光、葉乙昌、廖尚文、趙豫州
候補監事 - 嚴義雄
紡織年會

年會主要活動事項

1. 頒發紡織工程獎章:
紡織工程獎章,為紡織工程界最高榮譽金質獎章, 頒給由獎章委員會慎重推薦經理監事聯席會議通過, 本會正會員對紡織科技或紡織教育有卓越貢獻之資深會員,表彰其對紡織、 國家、社會之功績,為年會一大盛事。(由獎章委員會承辦)
2. 頒發紡織傑出工程師獎:
紡織傑出工程師獎,為鼓勵在第一線紡織工業工作,或在紡織教育研究機構從事研究之會友,有卓越之研究成果,經董事長或廠長或校長或系主任推薦,經本會秘書處審查提請理監事聯席會通過頒發之。藉資鼓勵青年朋友再創佳績。(由秘書處承辦)
3. 年會專題演講
本會每屆年會,皆由理事長出名,邀請紡織業界或學界有聲望之專家,具有精湛紡織素養,蒞臨演講30分鐘,報告世界及台灣紡織工業現況與展望,以饗會友。(由學術暨編輯委員會承辦)
4. 年會論文發表
年會論文發表會為年會之重頭節目,亦為產、官、學、研界對紡織學術凝聚心力,經年累月研究之成果,以20分鐘極短時間,簡單扼要重點公開發表,並承受聽眾之質疑應答,發表會場少分4個場地多至6個場地。為各大學紡織系所同學、及紡織廠青年朋友,極感興趣之活動,論文篇數有年年增加之趨勢,學術委員會亦推動用壁報型式發表,以減發表時間之壓力。(由學術暨編輯委員會承辦)
5. 年會晚餐及摸彩
年會晚餐用餐同時由主辦單位籌備委員會主席主持摸彩,每年年會摸彩之獎品,非常豐富,不僅一輪,兩輪,多者亦有三輪者,也就是出席會友,有獲獎二、三次之機會,皆大歡喜,滿載而歸,敢說是中國工程師學會傘下19個學會,紡織學會獨有的好現象。有的會友說,摸彩獎品豐富與否,幾乎成了主辦單位評比的尺度,的確有此同感,但會友同仁,應對每年主辦年會籌委會工作同仁,任勞任怨,熱心籌備,各方募化摸彩獎品之辛勞,表示誠摯的敬意與感謝之忱。(由年會籌備委員會承辦)
6. 分發學會誌及年會紀念品
中華民國紡織工程學會誌,已發行十八卷一期,由編輯委員會召集人鄭國彬教授主編,為代表學會之權威刊物,每年出刊兩期,不僅分發本會會友,亦與世界各國紡織大學紡織研究機構,作為學術交流雜誌,每屆年會皆與年會選定之紀念品,一起裝袋分發會友,同時每屆年會,亦承各大專院校紡織、服裝、製衣、染整各系,惠贈系刊,各研究機構惠贈專刊,亦一併裝袋分發會友,留供參考。
7. 攝影留念
年會曲終人散前,由籌委會工作人員排好位置,年會出席全員一起攝影留念,籌委會工作同仁,並按相片實價,徵請需要會友登記交費,代辦郵寄,每張相片大約150元(包括郵費在內),至此籌委會功德圓滿,敬對籌委諸位之辛勞,及對學會之貢獻,敬表感謝之忱。
纖維紡織科技研討會

主要活動事項

1. 研討會專題演講
本會每屆研討會,皆由理事長出名,邀請紡織業界或學界有聲望之專家,具有精湛紡織素養,蒞臨演講30分鐘,報告世界及台灣紡織工業現況與展望,以饗會友。(由學術暨編輯委員會承辦)
2. 研討會論文發表
研討會論文發表會為研討會之重頭節目,亦為產、官、學、研界對紡織學術凝聚心力,經年累月研究之成果,以20分鐘極短時間,簡單扼要重點公開發表,並承受聽眾之質疑應答,發表會場少分4個場地多至6個場地。為各大學紡織系所同學、及紡織廠青年朋友,極感興趣之活動,論文篇數有年年增加之趨勢,學術委員會亦推動用壁報型式發表,以減發表時間之壓力。(由學術暨編輯委員會承辦)
3. 攝影留念
研討會曲終人散前,由籌委會工作人員排好位置,年會出席全員一起攝影留念,籌委會工作同仁,並按相片實價,徵請需要會友登記交費,代辦郵寄,每張相片大約150元(包括郵費在內),至此籌委會功德圓滿,敬對籌委諸位之辛勞,及對學會之貢獻,敬表感謝之忱。
亞太紡織會議

亞太紡織會議之舉辦宗旨與目的

本會議係亞太地區規模最大最具代表性的紡織科技會議,我國是亞太地區六個創始會員國之一,自始即由中華民國紡織工程學會代表我國組團參與。自1991年起會議每2年舉辦一次,由會員國輪流爭取主辦,現已舉辦過8屆。本會議之會員國包括全球紡織主要生產國家,並且每屆會議皆組團與會。目前常態性與會國家已超過10-20國,會議中除安排專家專題演講外,口頭及壁報式論文發表篇數亦約在200-400篇。亞太紡織會議原為亞太地區區域性之紡織學術會議,但因亞太地區是全球紡織之主要技術發展與供應之根源,漸受國際重視。
亞太紡織會議創立宗旨為聚集紡織工程相關領域之工程師與科學家進行研究上之交流與討論,促進亞太與其他地區學界與業界之交流,使理論研究與工業應用達到緊密結合,令紡織工業能夠佇立於?實之科學學理基礎上穩健發展。逢甲大學與中華民國紡織工程學會共同舉辦第九屆亞太紡織會議,係期望並規劃藉由本次國際性會議的順利舉辦,促進國內學界、業界與世界性紡織組織接軌,以拓展台灣紡織界之國際視野。並藉由邀請國際性紡織學者專家來台進行學術性訪問,使台灣紡織相關研究的國際性交流更加頻繁。經本次國際性會議的舉辦,相信對於我國紡織工業及其相關研究領域的發展必有相當實質之助益,並使我國國際知名度與學術地位在國際上達到具體之提升。

會議重要成果:

1. 展現我國紡織及其衍生相關研究領域之學術水準。
本大會之總論文發表量達237篇,其中我國共發表72篇論文,佔總發表論的三分之一。因此藉由本大會之舉辦,可有效使台灣之紡織及其衍生相關產業發展在於國際地位上獲得重視,亦可藉由本大會所提供之交流機會有效提升國際間對於我國產學界技術發展與其研究成果之正面評價,因此本研討會之舉辦對於展現我國紡織及其衍生相關研究領域之學術水準實具有極為正面之意義與助益。
2. 鞏固我國在FAPTA學術組織之會員國地位
本大會順利落幕後,其第九屆亞太紡織會議之舉辦品質包括議程安排、學術論文質量、大會場地選擇及大會相關文件等,皆獲得FAPTA各會員國代表之正面評價。不僅向國外宣揚我國在於紡織相關產業所具有之研究與開發能力,亦藉此機會證明我國紡織學術機構具有相當的能力可順利完成籌辦具相當水準之國際大型學術研討會議,展現了我國對於資源的統籌及組織能力,不僅對於提升我國在FAPTA學術組織之會員國地位具有極為重要之影響,更促使國際間對於我國的相關能力具有更深刻的認知。
3. 提供我國年輕教授與博、碩士班學生參與國際化培育訓練的學習平
本大會於長達三天的議程中,分別由伊朗、香港、日本、韓國、印度、澳洲等國之會員國代表的專家學者,發表6場精采的專題演說。同時,依高分子與纖維、紗線與織物、染色與整理、服飾、複合材料、智慧紡織品、綠色紡織品、功能性與科技紡織品、管理與市場、織品藝術等10個組別,發表紡織相關學術口頭及壁報論文共237篇,並同時安排5個場次進行口頭論文發表,提供參與者充分對於紡織及其相關領域的學術研究達成廣泛的交流並進行研討。因此藉由本大會之舉辦有效提供一個國際化之學習平台,使我國相關專業人才可獲得一個快速取得國際專業科技知識的機會。此外,大會之學術研討會議主持人皆特別聘請我國年輕教授擔任,使年輕教授可藉此機會廣為認識國外專家學者、累積經驗。因此本大會的舉辦對於我國專業人才的經驗累積與培養實具有相當之貢獻。
4. 提昇我國紡織產業於國際之領導地位
紡織產業係台灣之基礎產業之ㄧ,在於工業技術與製程已具備一定之發展與水準,因此本大會特藉此機會廣徵國內紡織相關之技術報告與研究論文,並順利推動我國產學界相關人士積極參與,使我國之紡織產業技術發展現況可順利展現於國際舞台,並受國際認同與肯定,更可有效使台灣之紡織及其衍生相關產業發展在於國際地位上獲得重視。因此藉本大會之舉辦有效提升了我國紡織產業研究成果在於國際上之交流,並順利提升我國紡織產業在於國際上之地位。
5. 並提供與他國與會人員進行學術交流合作的機會,帶動國內紡織及其衍生相關產業之製造技術升級
本大會以智慧(Intelligence)、安全(Safety)與環保(Ecology)三大主軸之紡織品為主題,邀請來自12餘個國家地區的專家學者共同與會,有國外專家學者167人蒞會,總出席人數高達300餘人。大會所安排之特邀演講、學術口頭及壁報論文發表等相關學術議程皆引起熱烈之討論和學術意見與技術上之交流,不僅可確實促進國內學界對於國際間紡織相關產業研究動向的了解,亦可藉此機會確實推動我國紡織相關學界與業界間製造技術之升級。因此本大會之成功舉辦,對於我國紡織及其衍生相關產業之未來發展必定具有相當之助益與貢獻。
6. 提昇國內研究人員及研究學生之國際視野,提昇並培植產業人才之國際競爭力
因本國際研討會之成功舉辦而促進了國際學術研究間之資訊與消息傳遞、流通,不僅提高了我國學術研究成果於國際產、學、研間之傳播與交流。大會舉辦期間亦吸引大量產業界相關人士參與共襄盛舉,並於與會期間與學界研究人員針對學界研究成果與後續產業化實用性進行諸多之探討與意見交換,使本研討會所完成之具體成果對於國家之學術與科技相關產業間之蓬勃發展具有相當重要之貢獻。